近年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工程,集聚力量、集成政策、集汇要素,强力推进。至2021年末,全省认定国家产业园1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建成省星级产业园107个,县级以上产业园总量达1178个、标准化产业基地达1683.5万亩,实现主导产业产值5124.4亿元,助推全省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661.9亿元、较3年前增长2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5元、较3年前增长31.8%,产业园真正成为了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者、主力军。
一、做实三套机制,全力保障抓推进
(一)领导挂帅机制。省委书记彭清华先后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全省乡村振兴大会、4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2次全省现代农业园区现场会上作出安排部署,明确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动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强力推进”。全省推行“省领导分产业推进、市(州)抓县、县管园”的产业园建设管理推进机制,7位省领导分头抓产业,县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园长”,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执行园长”,高位聚集合力,确保具体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靠前及时解决。省人大积极推动《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条例》立法,以立法形式压实责任、增添措施,规范和促进产业园建设管理工作。
(二)要素投入机制。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优化财政、金融、用地、人才等方面支持政策。建立财政市县多投入、省级多补助的激励机制,支持市县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确保产业园建设财政投入稳步增长、乘数效应充分发挥。近3年来,省级累计安排产业园培育资金36.1亿元,激励各地投入财政资金422.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836.6亿元,吸引金融资本274亿元,投入产业园建设。
(三)考核激励机制。将产业园建设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等考核范畴,明确考核结果与各地各单位领导班子评优评先、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挂钩,积极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对省级产业园,每年组织统计监测、现场考评。通过考评的,分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形成建议名单,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提交省委、省政府审定,以省政府名义认定命名,并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近3年来,省星级产业园累计认定命名107个,其中三星级48个、四星级32个、五星级27个。至2021年末,全省认定县级以上产业园1178个,其中县级704个、市级359个、省星级107个、国家级10个,国家、省、市、县上下协同、梯次推进的产业园建设生动格局蔚然成型。
二、实施三化建设,全域布局强引领
(一)建设标准化基地。省农业农村厅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五良”融合工作推进机制,以产业园为平台载体,大力应用良种、推广良法、建设良田、推行良制、运用良机,指导打造集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高品质基地。对省星级产业园,设立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等8方面23个子项建设规范,高标准引导产业园建设。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产业园落地的基础性工程,落实每亩3000元的补助标准,优先保障产业园建设,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82万亩,占全省总量的67%。至目前,省级以上种植业为主的产业园良种覆盖率100%,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70%以上,主导产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以上;养殖业为主的产业园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85%以上,水产集约化养殖适度规模比重达70%以上,建设质量领跑全省。
(二)推行绿色化生产。坚持“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粮经复合、稻鱼结合”,在新津县、隆昌市等4个整县、10个乡(镇)开展“鱼米之乡”创建试点示范,一大批“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的稻渔产业园正在加快崛起。示范推广“生态养殖+沼气工程+绿色种植”“林(草)—沼—畜(禽)”等循环发展技术,率先建设一批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发展的优质循环生产基地,全省产业园种养循环面达83%以上。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肥料、秸秆还田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产业园示范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控害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保持负增长,省级产业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
(三)开展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行院士工作站、“专家大院+产业园”“首席专家+产业园”等模式,每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均与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服务关系,组建有专家团队1个及以上,有二级岗位专家1人及以上。积极推广适用于丘区的先进农耕机械和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温湿调控等设施设备,省级以上粮油产业园均建有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积极培育覆盖种养、加工、销售、科技、金融等各环节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经营组织,鼓励开展农机作业、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社会化服务,切实提升产业园经营能力。省五星级大邑县粮油产业园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建设模式,搭建“润地吉时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建立集信息管控、教育培训、农资集配、农机调配、金融保险、应用展示于一体的数字农业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三、坚持三链同构,全向拓展增效益
(一)三产融合拓展产业链。坚持向加工挖潜力、向文旅要活力,做好“农业+”文章,接二连三丰富产业链条。完善主导产业产地清洗、分拣、切割、包装、烘干、冷藏设施,推动产业园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不断提升。省四星级青神县柑橘产业园建设自动化分拣线,根据柑橘重量、糖度、果面进行差异化分拣销售,产业发展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重点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省四星级南充市嘉陵区蚕桑产业园,建成国内首条1000吨桑茶、桑粉生产线,开发系列产品50多个,打造“中国桑茶之乡”。实施园区景区化改造,推进文旅、科教、康养等业态与农业跨界融合。国家级崇州市粮油产业园按照产村一体、园村融合的方向,引进天府国际慢城等16个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创建竹艺村等AAAA景区2个、幸福里等AAA林盘景区5个,2021年接待游客数量近350万人次,助推崇州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擦亮品牌拓展价值链。贯彻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新“三品一标”要求,积极推广种养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实施品质提升工程,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产业园内11326家主体、18454个产品入驻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实施品牌建设工程,产业园内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8729个,14个产品纳入全国首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省级产业园品牌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75%以上。强力打造“稻香杯”优质米、“天府菜油”“天府龙芽”三大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首创“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实施产销对接工程,用好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开拓营销渠道,促进“川字号”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国家级蒲江县猕猴桃+柑橘产业园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打造网商孵化基地及电商服务集聚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3.9亿元,成为淘宝水果电商第一县。
(三)联农共富拓展利益链。坚守产业园“姓农、务农、为农、兴农”本色,大力推广“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长期稳定合理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劳务优先增收,省五星级开江县稻渔产业园成立村级劳务服务中心,建立入股农民和脱贫户优先享有务工权机制,组织860余户农户参与项目开发、产业发展和经营管理,其中脱贫户占40%,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推广分红入股增收,国家级隆昌市稻渔产业园探索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资产入股、农业公司以资金技术入股的合作经营模式,农业公司除每年支付农户固定土地租金外,还按照村集体与入股农户8 :2的比例,将年纯收益的30%进行二次分红,2021年,产业园内实现村集体平均增收13.8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探索集体带动增收,省五星级米易县稻菜产业园新村党支部按照“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42户农户的107亩土地集中托管经营,农户每年可获得4000元每亩的土地保底租金和65%的农产品销售纯收益。2021年,产业园内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1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22.9%。
琨玉珑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鼎德华夏农业科技集团投资建设的生态农业产业示范企业。琨玉珑下辖四川省眉山市丹棱九龙山基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悦兴基地、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白果基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兴基地等4个主要生产基地,种植面积3200亩。主要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晚熟柑桔,如爱瑗38、不知火、春见、大雅等。公司拥有200亩的脱毒种苗繁育中心,提供优质的突尼斯软籽石榴与晚熟柑桔种苗。
地址:
四川省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
电话:
028-3828 1088
Copyright © 琨玉珑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19038263号-1